主要概念
- 為強化規劃意向,並且加強社區歸屬感,設計一系列半開放式的休憇空間 (例如庭院)
 - 為建築群營造流暢的轉接,引入三至六層的低座樓宇設計
 - 為降低樓宇的密集程度,容許建築物布局多元化,並改善建築物之間的景觀,減少高座樓宇的數量
 - 建立擁有清晰界定的公共及私人空間/街景
 
「建議類別」、「可接受類別」及「建議避免類別」
報告建議一系列「建議類別」 、「可接受類別」及「建議避免類別」的設計特色,如下(節錄):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街景設計
 - 建築物外牆的處理
 - 綠化
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議類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街景設計
多方向的行人流向和開放式通道
建築物外牆的處理
營造巧妙的光暗感
綠化
特別留意行人路面綠化效果以緩和/降低熱島效應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接受類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街景設計
利用獨特的鋪地物料顯示道路與非建築用地之間的接壤處
建築物外牆的處理
結合鋼材及玻璃營造的現代風格
綠化
充份考慮植物在成熟期間的大小和形態,季節轉變時在形狀,紋理與顏色上的分別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議避免類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街景設計
零碎的鋪地設計及過長/連續的圍欄
建築物外牆的處理
過長的密封外牆
綠化
複雜,昂貴或難以保養的設計
 



